《吴伯箫讲坛》第四讲:论清代东北的战略地位与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发布者:校科协发布时间:2024-03-29浏览次数:825

   3月26日下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特聘专家李治亭研究员莅临我校,“吴伯箫讲坛”作题为《论清代东北的战略地位与多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专题讲座。学校副校长赵礼强出席会议,并为李治亭研究员颁发“吴伯箫讲坛”纪念证书。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利群、科研处副处长郭玥以及九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员和学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洪君主持。

副校长赵礼强为李治亭研究员颁发“吴伯箫讲坛”纪念证书

此次讲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清代东北历史为中心,以率先形成多民族共同体为主题,阐述了东北地区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描绘了北方民族多文化融合发展的主旋律。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自然优势、文化融合介绍了东北在清以前及清代的战略地位。第二部分分析了多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条件。在清入关前统一东北各民族,实行八旗制,把各民族组织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第三部分通过国家意识、多民族相互认同意识、共同信仰儒家思想意识形成,实现多民族交流交融和多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治亭研究员作报告

李治亭先生是我国著名清史专家,从事研究50余年,在清代政治史、民族史、边疆史,以及人物研究等方面造诣深厚。他引经据典,史料详实,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评价客观,求真求实。他语言生动,引人入胜,启发和引领了与会师生重新思考东北的战略地位,认知东北,认同东北,重振东北。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课堂,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厚植守望相助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